本期首页  文字直播  图片直播  背景资料
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祝列克记者招待会

  [姚非:]:    
     记者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11:22]
 
  [雷加富:在13个省区内禁止商品性采伐]:    
     东北重点林区在实施天然林保护之前,每年是1800万立方米左右。现在调减到1100万立方米。我们现在禁伐主要是在长江、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的13个省区,对商品性的采伐禁止。第二就是对天然保护区的进行禁伐。
     速生丰产林是指2002年和2001年,这两年占40%左右。我们准备逐步的加大对人工林的采伐,我们是按照动态计算的,是按照木材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最高我们要达到70%左右。
[11:21]
 
  [外国记者:]:    
     首先,在您的介绍里谈到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在东北地区的木材调减是760万平方公里,调减量在那个地方占的百分比是多少?在天然林保护之前木材的生产量是多少?
     第二个问题,刚才您提到天然林禁伐令具体的实施区域是哪些?
     第三个问题,刚才提到由于实施速生丰产林项目提到40%木材的来源是人工林,这40%是基于目前2002年的消费的状况。到2015年又是另外一个消耗,因为中国国内对木材的消耗是在不断的增加,这个数据是基于目前的需求量还是2015年的需求量?
[11:20]
 
  [雷加富:经济发达地区木材需求量较大]:    
     最近这几年进口2000万立方米左右,不包括纸浆、纸制品。目前我们国内如果加上纸浆、纸制品,折合需要六七千万立方米左右。国内木材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的主要是在华东地区和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一些省区。
[11:17]
 
  [外国记者:]:    
     谢谢您解释这六个项目。我想了解一下,您说目前木材的进口需求量是2000万,我想了解一下,进口总需求是多少?第二个问题,对于中国木材的总需求分布是怎么样的?比如某一个省某一个地区的需求,以便于国外的纸浆造纸公司跟外国进行合作,他们会有一个很好的了解。
[11:15]
 
  [雷加富:我们不会盲目的去造林种树]:    
     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这些工程从98年就开始在部分省区实施试点,2000年,天保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今年退耕还林工程在24个省区全面启动。其余这几个工程都陆续在今年启动,速生丰产林工程也准备在今年启动,但已经在有些省区进行试点了。
     为了确保这些工程事实能够成功,第一,充分的遵循自然规律。我们每一个工程都请有关科研单位、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并且制定科技支持方案,来确保这些工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也是目前我们可以进行推广的、实践证明的一些先进技术成果。
     第二,在这些工程里保证我们自己具备的条件,比如造林,是搞乔木还是搞灌木,要根据当地的水分条件、气侯条件,适应种什么就种什么。要采取一些比较稳定可靠的技术措施来支持它。比如我们国家沙化土地面积有1.7亿公顷,经过专家考察论证以后,真正能治理的只有52万平方公里左右。这样,如果不具备条件,我们不会盲目的去造林种树。所以我们相信,我们这些工程会达到预期目标,会取得成功的。
[11:14]
 
  [美联社记者:]:    
     第一个问题,这六大工程什么时候开始的?第二个问题,在别的国家,比如在非洲,种树防沙工程成活率比较低,中央政府会需要多长时间使这些工程完工?在未来怎么知道你们已经成功了?
[11:12]
 
  [雷加富:最大的困难还是资金相对短缺]:    
     目前,六大工程启动实施的过程当中,我们感觉到有一些突出的问题。
     1.最大的困难还是资金相对短缺,仍然满足不了我们这些工程所需资金的需要。
     2.尽管有一些技术,但是一些抗旱、耐性强的树种和造林的技术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在天保工程实施过程当中,由于要分流安排富余人员74万人,对这些人员的安置和开辟新的就业渠道,都有一个过程。由于人口、经济高增长,对资源需求的压力以及增加了对现有森林资源保护的难度,这方面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11:08]
 
  [雷加富:]:    
     对沙尘暴形成的原因的分析,对天的原因,也就是自然因素这些,我们目前的技术是难以控制的。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加大地表的林草、植被覆盖率。因此,第一,加大对现有的森林、植被的保护。第二,要积极治理已经沙化的土地。
     我们制定了《防沙治沙法》,以法来保护现有的植被,以法来促进对沙化土地的治理。同时我们还启动了“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主要是以防沙治沙为重点,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也是防止风沙的危害。
    
[11:05]
 
  [雷加富:防沙治沙一定要因地制宜]:    
     第二,防沙治沙、造林、种树、种草一定要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实事求是的精神,要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特别是在沙区、干旱地区,选择灌木、乡土树种,比较适应当地环境和条件生长的灌木树种,才能够达到防沙治沙、增加成活率的效果。
     对沙尘暴形成的原因的分析,对天的原因,也就是自然因素这些,我们目前的技术是难以控制的。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加大地表的林草、植被覆盖率。因此,第一,加大对现有的森林、植被的保护。第二,要积极治理已经沙化的土地。
     我们制定了《防沙治沙法》,以法来保护现有的植被,以法来促进对沙化土地的治理。同时我们还启动了“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主要是以防沙治沙为重点,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也是防止风沙的危害。
[11:00]
 
  [雷加富:较高的植被覆盖率对防沙起到根本作用]:    
     在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说一下。
     第一,实践证明,通过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增加林草的覆盖度,减少沙尘的危害,减轻它的强度,这已经是被实践所证明的。就长期观测和专家监测结果表明,30%到50%的植被覆盖率和裸露的土地相比较,可以降低风速30%到50%,可以减少输沙和扬尘,输沙仅仅是裸露土地的1%。显而易见,对防止沙尘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10:59]
 
  [雷加富:沙尘暴的形成有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要有大风,这是它的动力条件。第二,地表要有丰富的沙物质,这是它的物质基础条件。第三,要有不稳定的空气状态。沙尘暴的形成是诸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除了天的因素、自然因素以外,不合理的人为因素也是形成沙尘暴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比如我们在草原牧区超载过渡放牧,形成草原退化、沙化。第二,乱砍滥伐,损害森林造成退化。第三,乱垦,就是毁林毁草开垦耕地。第四,不合理的用水,比如上游大量用水,导致河流的下游枯竭,造成两岸植被大量的枯死。当然,还包括人为的在草原上挖菜等一些不合理的行为,也是构成沙尘暴地表破坏,造成大量的沙物质的重要原因。
[10:54]
 
  [新华社记者:]:    
     现在有这样一个观点:比较大规模的、盲目的实施造林,加大了沙尘暴的危害。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咱们国家最近一段时间有什么防治沙尘暴的措施?另外,您提到六个重大工程十年的目标,要顺利实现这个目标,目前面对最重要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
[10:51]
 
  [雷加富:退耕还林同时要注意发挥生态效益]:    
     退耕还林都是应该以保持水土,发挥生态效益为主的,而不是用材林。因此,多少年以后也不能允许农民去为了经济上的收入去砍木材。但是怎么来解决他的生活保障问题呢,刚才我已经讲了。长远来看有基本农田。二,他有各种经济林,包括林药、林草等等这些。当然,更新的木材、富余的木材,收益是归农民个人的。给农民补助粮食、现金,种草是补助两年,种经济林是补助5年,种生态林是补助8年。
[10:50]
 
  [法新社记者:]:    
     我想问一下有关退耕还林工程的问题。给农民退钱,过几年以后,农民通过卖林也可以挣一些钱,但是那个过程很长。钱是一次性的,那个收入是十几年以后才有。他们卖林时把树砍掉,是否会影响到水土保持的问题?
[10:46]
 
  [祝列克:]:    
     非常乐意回答这个问题。
     造林分两大部分,一个是荒山造林,一个是更新造林。所谓更新造林就是在原来的林地上面砍伐以后进行造林。正像刚才的记者所说的,我们每年国家在消耗大量的木材,这些木材来自于大量的林地。
     根据国家统计的数字,我们前5年,就是1995年到2000年消耗的木材是18亿5300万立方米造林,弥补了这中间的差距。另外就是荒山造林,荒山造林每年造林的面积也很大。
     当然造林里面也存在着问题,第一,带有水分的问题。第二,也有种苗不适当的问题。第三,保护不到位的问题。这三者造成造林率和成活率方面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有一个事实,我们国家的人工林保存面积是4666万公顷,这个来讲是世界人工林第一位的。从现在的森林面积来讲,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卫星检测,我们是属于世界15个人工林最多的国家。
[10:43]
 
  [雷加富:]:    
     这个问题请我们主管造林的祝列克副局长来回答。
[10:40]
 
  [人民日报记者:]:    
     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年年造林不见林,“植树”变成了“植数”。西部地区有一些反映,如果把建国初期的植树加上,每一寸土地都应该生长树。在我们造林的成绩和老百姓的感觉当中有一定差距。请问雷局长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评价?
[10:38]
 
  [雷加富:立足国内 解决木材供需问题]:    
     从长远来看,我们主要要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要进一步加大人工造林,特别是短周期的速生丰产林的造林比重。我们已经开始实施了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规划准备搞2亿亩,用10年到15年左右的时间。加上现有的8千万亩,届时就可以基本满足国内木材市场的需求。
     第二,节约木材,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的水平。目前我们国家在木材的综合利用上仅达到40%左右,和世界上平均70%以上的水平比较,差距还很大。经专家测算,我们每提高综合利用率一个百分点,就可以节约少消耗资源40万立方米。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木材加工企业的技术水平的改造,提高科技含量,来提高我们的木材综合利用水平。
     目前,我们国家连续三五年,木材进口略有上升,但基本稳定在木材加人造板两千万立方米左右。木材基本上在1300到1500上下徘徊。我们预测,基本可以稳定在这个水平,加上国内加大对人工林采伐的力度,还是要立足于从国内来解决木材供需问题。
[10:36]
 
  [雷加富:木材需求不会受太大影响]:    
     会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从2000年开始,我们就已经注意把国内木材的需求着力点放在人工林的采伐上来。今年我们计划安排,从人工造林采伐达到40%,而且这个比例还要逐步增大。因此,对木材需求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10:33]
 
  [中央电视台记者:]:    
     我有这样一个问题,咱们国家正在实施天保工程,意味着每年都在调减木材产量,也就是说市场木材的供应量减少。咱们每年消耗需要3.7亿立方米的木材,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耗量还在不断增加,这样就造成供需差距。是否意味着我们国家将加大木材的供应量来弥补这个差距?如果进口,每年进口多少?如果不是,我们有没有有效的手段来弥补差距?
[10:30]
 
  [雷加富:]:    
     从长远来看,有三条措施:
     1.每个退耕户都留够基本口粮田。
     2.允许在退耕当中有一定比例的经济林。
     3.允许林草、林药兼作。
     这样可以发展林下资源其它开发的收入,可以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甚至退耕以后,有的收入还有了很大的增加。
[10:28]
 
  [雷加富:政府始终关注退耕还林的问题]:    
     退耕还林,保障农民的生活问题是政府始终最关注的根本性的问题之一。
     在近期我们采取的措施,在长江上游每退一亩耕地要给150公斤粮,黄河流域每退一亩地给200斤粮。同时,每亩给50块钱的整调费,另外还给20元的现金。同时,在近期对退耕还林原来是征税的耕地,在补助粮以后,如果达到正常年景的粮食,适当的扣减税收,如果没有达到,相适应的减少税收,原来不是计征税的耕地不征农业税。这是从近期来看。
[10:27]
 
  [雷加富:提高资金使用率 严格管理资金]:    
     这么大资金的投入,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始终是我们非常关注、非常重视的一件事情。因此,国家林业局提出严管林、慎用钱、治理全,其中慎用钱就是加大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资金管理上,具体我们采取三条措施:
     第一,就是强化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由省级政府负总责。
     第二,加强资金完善、建立一些配套的管理办法。比如我们各项工程都制定了对资金的具体管理办法,包括资金使用,出现问题的责任追究制。
     第三,加大检查监督。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了监督检查和审计,发现问题以后,立即对出现问题的单位直至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之外,要实行宏观调控。去年我们发现有一些省区和有一些单位在资金使用上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就进行了调控,停止工程的进行,而且停止拨款,直至作出整改措施,把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然后再研究怎么办。
    
[10:22]
 
  [雷加富:]:     六大工程严格来说基本上是两类,一类是属于生态性质,就是营造生态公益林,发挥公益效益,除了速生丰产林之外,其它都属于这一类,速生丰产林基本上是市场机制来运作的。对于林业前五个重点生态工程,主要是由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以及最近两年来发的国债,以这个投入为主体。资金总量按照规划应该说还是比较大的,十年要投资几千亿元。比如天然林保护工程,平均每年就要达到近100亿元的投入。
[10:19]
 
  [农业报记者:]:     请问一下雷局长,六大重点工程的资金投入来源有哪些?对资金的使用有怎样的监督机制?第二,退耕还林对当地农民的生活具体有没有一些保障措施?这些保障措施是否真的能够到农民手中?
[10:15]
 
  [雷加富:六大工程规模超过苏联的“改造大自然计划”]:     六大工程范围覆盖了除了香港、台湾、澳门之外的97%以上的县,范围之广,投资规模之巨、之大,应该说远远超过了历史上苏联的改造大自然计划、美国历史上的大草原林业工程以及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
     六大工程的实施通过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各种措施,共计营造林7600万公顷。六大工程的实施,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和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必将为维护全球的生态安全作出积极的贡献。
     下面,我们愿意回答各位感兴趣的问题。谢谢大家。
[10:14]
 
  [雷加富:中国政府全面实施林业六大工程]:     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林业建设,对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力度。全面实施了林业的六大重点工程。这六大工程是:
     第一,天然林保护工程,主要是解决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第二,三北长江防护林建设工程,主要解决三北地区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以及不同类型的生态问题。第三,退耕还林工程,主要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第四,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主要解决首都周围地区的风沙危害问题。第五,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主要解决物种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等问题。第六,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主要是解决木材供应问题。
     六大工程范围覆盖了除了香港、台湾、澳门之外的97%以上的县,范围之广,投资规模之巨、之大,应该说远远超过了历史上苏联的改造大自然计划、美国历史上的大草原林业工程以及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
    
[10:12]
 
  [雷加富: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居世界首位]: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中国林业建设的情况,目前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4666万公顷,居世界首位,占全球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26%左右。我国森林资源总量面积已经达到1.59亿公顷,森林覆盖率已经从建国初期的8.6%提高到16.55%。我国的森林资源蓄积量已经达到了112.7亿立方米,在世界森林资源呈下降趋势中,我国保持了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被联合国规划署例行检测结果现实,是目前世界上15个国家森林面积保存最多的之一。
     但是我国仍然是缺林少绿的国家,森林质量还比较低,总量不足,分布也不均匀。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的扭转。水土流失依然十分严重,荒漠化在继续扩张,沙化在加剧,特别是湿地面积在不断的减少,风沙危害以及干旱、洪涝灾害、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在不断的减少,特别是人口、经济高增长,对资源的巨大需求所造成的消耗压力还是很大的。
[10:07]
 
  [姚非:]:     各位上午好。今天我们特别请来国家林业局雷加富副局长和祝列克副局长,介绍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情况。下面首先请雷加富局长做简要的介绍。
[10:04]
 
  [记者进入新闻发布厅]:     距新闻发布会开始还有30分钟,中外记者陆续进入新闻发布厅就座。摄像记者正在紧张的调试设备。
[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