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里的中国航天|重返激情燃烧的岁月_新华广播_新华网
//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playType=2&src=//vodpub2.v.news.cn/publish/yhaudio/20211219/179383f3-5a61-44fb-b71c-6313807a838b.mp3

声波里的中国航天|重返激情燃烧的岁月

2021-12-20 09:32:25

 

大家好,我是茅威涛。

用声音传递航天温度,用朗读传播航天梦想。让我们一起在声波里感受航天人的光荣与梦想,在故事中奏响航天强国建设的时代强音!

今天,我为大家讲述的故事是《重返激情燃烧的岁月》。

中国航天的开天辟地,是一个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时代。在那一段由弱向强,从无到有的激情岁月里,航天人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英雄风骨,展现出中华儿女奋争向前的本色灵魂。

1965年开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4所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他们从北京开始,开启了辗转三地、四次的搬迁征程。而最为艰苦的,则是从成都搬迁到西安的那段岁月。

丁佐平是504所退休的一位老航天人,见证了504所从成都搬到西安的全过程。他说:“我们在短短的4个月里完成了搬迁工作。那时候搬家,一人只能带一个箱子,成都的家具一律不能带走,只能拿一些生活必需品。”

初到112大院时,生活十分艰苦,买菜难、买肉难、看病难、上学难、进城难是常态,最难的还是房子不够住,两家合住一套不到40平米的房子,一住就是15年。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老一辈航天人从不怨天尤人,而是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科研生产中去。那时候,试验室基础建设不完善,他们想出了在颠簸的土路上做振动试验的方法;没有计算机,他们就用笔和纸反复的计算工程数值;有一台测试仪器,他们就排着队,掐着时间轮流着用……

从那时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深深的埋藏在了504人的骨血里,并在后续的发展壮大中,从未磨灭。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中央做出了尽快研制“东方红二号”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重大决定。

天线,是通信卫星接收和发送信号的装置,十分重要。陈志远是504所东方红二号卫星天线研制团队的一员,他说,最大困难就是测试难。天线的测试必须有开阔的场所,他们经常在楼顶测试,遇到刮风下雨在所难免,有时候刚摆好测试设备就下雨了,大家又得把设备搬回去。有一次测试,大家跑遍了西安也没找到合适的场地,最后只能跑到北京。在北京,为了装天线,他们不分日夜爬楼架梯。调试天线时正赶上三伏天,烈日之下很多人索性赤膊上阵,晒到脱皮、脱水。在这样的艰苦奋斗中,他们迎来了1984年,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举国振奋,世界关注。

1986年,我国第二代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开始论证,指标要求对标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然而,东方红三号首发星却因故障失利,挫折之下504所的天线人并未止步,他们向东方红三号第二发卫星研制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天线馈源,发起了技术和工程总攻关。这个馈源结构极其复杂,而成品件仅980克。凡看过图纸的专家都深感加工、装配难度巨大,而国内也从来没有加工过如此复杂的部件。外国公司更预言:“即使把程序给你们也加工不出来。”然而,事实胜于雄辩!经过504所人两年的不懈努力,国产馈源成功问世。当时国外一个著名卫星研制公司看到了504所研制的馈源后,当场表示要开展项目合作。馈源技术的突破,有效保证了东方红三号第二发卫星在1997年5月12日发射成功。

随后的十几年,我国的卫星通信技术不断突破。

2016年8月6日,我国首颗移动通信卫星——天通一号01星成功发射,这颗卫星可以为车辆、飞机、船舶和个人等移动用户提供语音、数据等通信服务,也就是说,卫星电话时代到来了,手机时代的“不在服务区”将彻底成为历史。

而成就这颗卫星的关键之一,是我国从未研制过的大型网状天线。为了这个大型网状天线,504所走过了10年的艰辛历程。马小飞是这10年历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2003年,马小飞带着三个设计师和两个工人,在铁皮搭起来的仓库里开始了大型网状天线的研制工作,一干就是5年。2008年,他们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个10米以上的大天线,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能够研制大型可展开天线的几个国家之一。但是,研制不止于此,他们向着更大口径、更高指标的目的天线研制发起了冲击。

更大口径的网状天线研制碰到的首个难题就是天线金属网从哪来。马小飞说:“刚开始我们想买国外的,但美国不卖,俄罗斯卖的又是淘汰的东西。”买不来,就只能自己做。马小飞调研了国内所有相关单位,没有一家能够做航天级的金属网。

为了做金属网,马小飞专门学了纺织、金属丝、表面处理等专业知识,自己找厂家试制,刚开始,做出来的网子不是破洞太多就是性能不好。于是,他跑到试制厂家蹲点,盯细节盯流程,终于成功制作出金属网。

金属网的难题解决后,马小飞和团队研制出了全系列的金属网产品,他们用了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国外需要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的研制任务。现在,他们每年能研制10副以上的大型网状天线,这在国际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些技术的发展和飞跃,都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一代代航天人自己学、自己钻研、自己试验来的。

攻坚克难,生生不息!我们年轻的航天人会继续发扬老一辈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和担当,穿越风雨,勇往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