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工智能VS人类
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于9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及世界机器人大赛将同期举办。其实,智能不是人脑(或类脑)的产物,也不是人自身的产物,而是人、物、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比如狼孩尽管具有人脑的所有结构和组成成分,但没有与人类社会环境系统的交流或交互,也不可能有人的智能和智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其中的“物“却也逐渐被人造物——”机“所取代,简称为人机环境系统。人工智能要超越人类智能,在现有数学体系和软硬件的设计模式基础之上,基本上不大可能,但在人机一体化或人机环境系统中却是有着可能。人工智能是逻辑的,智能则不一定是逻辑的。智能是一个非常辽阔的空间,它可以随时打开异质的集合,把客观的逻辑与主观的超逻辑结合起来。
研究复杂性问题是困难的,但把它分解成人机环境系统问题就相对简单一些,至少可以从人、机、环境角度去思考理解;研究智能——这个复杂问题也是困难的,但同样也可把它分解成人机环境系统问题研究分析处理,人所要解决的是“做正确的事(杂)”,机所要解决的是“正确地做事(复)”,环境所要解决的是“提供做事平台(复杂)”。正如郭雷院士所言:“复杂性和智能化是系统科学发展的两个永恒的主题。复杂性主要体现的是系统科学认识世界的一面,而智能化主要体现的是系统科学改造世界的一面。”
现在经常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未来数字世界中,人与智能机器是何种分工模式?人与机器的边界将如何划分呢?实际上,当前人机的关系主要是功能分配,人把握主要方向,机处理精细过程,而未来的人机关系可能是某种能力的分工,机也可以把握某些不关键的方向,人也可以处理某些缜密的过程。人机的边界在与should——“应”和change——“变”,即如何实现适时的弥散与聚焦、跨域与协同、反思与创造。
人类学习的秘密在于数据信息知识的弥散与聚焦,人类使用数据信息知识的秘密在于跨域与协同,人类智能的核心在于反思与创造。人有内外两种态势感知系统(Situation Awareness)耦合而成,共振时最强,抵消时最弱,另外还有一个非智能(即智慧)影响决策系统:想不想、愿不愿、敢不敢、能不能……这些因素虽在智能领域之外,但对智能的影响很大。
真正智能领域的瓶颈和难点之一是人机环境系统失调问题,具体体现在跨域协同中的“跨”与“协”如何有效实现的问题,这不但关系到解决各种辅助决策系统中“有态无势”,甚至是“无态无势”的不足,而且还涉及到许多辅助决策体系“低效失能”的朔源。也许需要尝试把认知域、物理域、信息域构成的基础理论域与陆海空天电网构成的技术域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实现跨域协同中的真实“跨”与有效“协”打下基础。
人工智能中的强化学习不能够实现人类强化学习后的意图隐藏,比如小孩被强制学习后表面上顺从但实际上是隐匿想玩的意图,机器深度学习容易实现局部优化却很难实现全局优化和泛化等等。电脑先驱阿兰 · 凯伊(Alan Kay)说过:“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创造未来。”判断力和洞察力,是广域生存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判断力和洞察力,常基于‘直觉’。正是这样的直觉,使‘企业家’完全不同于‘管理者’,使“优秀者”不同于“普通者”。
人机混合智能有两大难点:理解与反思。人是弱态强势,机是强态弱势,人是弱感强知,机是强感弱知。人机之间目前还未达到相声界一逗一捧的程度,能够幽默的机器依旧遥遥无期。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的“算到”和调整心理,这都是机器难以产生出来的生命特征物。此外,人机之间信任链的产生过程常常是:从陌生-不信任-弱信任-较信任-信任-较强信任-强信任,没有信任就不会产生期望,没有期望就会人机失调,而单纯的一次期望匹配很难达成混合,所以第二、第三预期的符合程度很可能是人机混合一致性的关键问题。人机信任链产生的前提是人要自信,其次才能产生他信和信他机制。人工智能相对是硬智,人的智能相对是软智,人机智能的混合则是软硬智。
作者: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刘伟
配音:郑琬
策划、终审:刘君
校对:周雪晴